徐州市和铜山区城乡居民医保

职工医保定点单位

铜山区五保户诊疗医疗机构定点单位

专题报道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专题报道-专题报道
专题报道
郝敬华主任谈----征服胃癌,早期发现是关键
发布时间:2022/2/21 10:25:16      点击次数:564

在我国常见的癌症中,胃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、肝癌和肠癌,居于第四位。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有16万,近年来青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癌发生率有上升趋势。由于80%的早期胃癌没有症状,故胃癌有“隐形杀手”之称。为此,要警惕胃癌的蛛丝马迹,提高胃镜检查的技术水平,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。

为何早期胃癌不易发现?

根据近年日本学者的报告,早期胃癌病人占手术切除胃癌病人的50%。而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较低,文献报道占胃癌总人数的4%~10%,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:一,早期胃癌患者80%没有症状,少数患者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典型性症状,如食欲不振、早饱、腹部不适等。这易同一些胃炎、胃溃疡等胃病相混淆。许多患者仅仅根据一些症状来判断自己的病是胃炎或者胃溃疡,自己到药店买药治疗,有可能影响对胃癌的及时诊断。二,以胃外表现为主的胃癌,易被忽视而误事。胃癌的胃外表现主要有:1.以卵巢转移为首发表现。胃肠道的症状不明显。2.以肝转移为首发表现。据调查,胃癌的肝转移率为45.9%~46.5%。3.以体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,而后才追查出胃癌。第三,目前,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最重要手段,而大部分患者对内镜检查怀有紧张、焦虑和恐惧心理,甚至许多患者因此而放弃了内镜检查,使得一些早期胃癌未能得到及时的发现,失去了佳的治疗机会。第四,在一般市民眼中,胃癌是一种中老年疾病,年轻人不会生胃癌,这样容易造成许多年轻人的漏诊,据国内多家医院报告,35岁以下年轻人的胃癌,占到胃癌总数的6%~11%。第五,有的患者认为胃切除之后就不会再得胃癌了,其实不然。胃被部分切除和全切除后,并不影响进食,因为肠完全可以代替胃的功能。但胃在被大部分切除后,仍然有可能得胃癌,医学上称为残胃癌。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,胃丧失了幽门功能,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黏膜上皮细胞,加速细胞分裂,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,致使致癌物渗入到细胞内,逐步演变成癌。因此决不能因为胃切除而对胃癌掉以轻心,有相关症状者应及早手术。

胃癌的“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”有何意义?

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,“早期发现,及时进行治疗”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关键因素。在临床上一般将胃癌分为早期和进展期,如出现明显转移也称为晚期胃癌。早期胃癌是指癌肿侵犯的范围局限于胃壁的粘膜或粘膜下层,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,此类胃癌预后良好,5年生存率达90%以上,许多患者甚至能完全治愈;而进展期胃癌是指癌肿突破了黏膜下层,或者存在局部或全身转移,治疗后5年生存率一般为30%~40%,许多患者失去了手术的机会。由早期发展到进展期胃癌大约需2~7年,平均3年左右。由此可见,“早期发现胃癌”对改善治疗效果、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
胃癌的早期“信号”有哪些?

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一般不太典型,许多患者甚至没有任何表现。根据国内外多年的临床研究,将早期胃癌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归纳如下:

(1)上腹部饱胀不适:有一种说不清的模糊状闷胀感,常无明显诱因,多在安静时出现,活动、精神分散时消失,饮食调节效果欠佳。74%的患者有此症状。

(2)上腹部疼痛:开始为间歇性隐痛,继之逐渐加重且持久。疼痛虽可忍受,但不易缓解或短时间缓解后又出现。

(3)食欲不振、反酸、嗳气、消化不良:通常找不出诱因,表现为食欲差,继而对自己喜爱的食物也无兴趣,尤其厌恶肉类或油腻食物,更换菜谱后效果仍欠佳,或虽有改善,又出现食欲不振,有时伴反酸、嗳气、或消化不良,有这些表现约占68%。因与胃炎、溃疡病症状类似而易被忽视。

(4)大便常规检查提示潜血阳性或黑便:潜血阳性,是胃癌较常见症状之一。在早期胃癌中占50%~65%。

(5)不明原因的乏力,消瘦或进行性贫血:患者常感全身乏力,体重逐渐下降,2~3月内可下降3~5斤。

(6)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规律发生改变:如以前空腹痛或进食后痛的规律性明显,近期规律性消失,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现效果不佳。

(7)早期胃癌的体征:常无明显体征,多数患者仅可有上腹深部压痛或轻度肌张力增强感。

(8)副癌综合征:副癌综谷征可先胃癌而出现,主要有:①反复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;②黑棘皮病,皮肤色素沉着,尤在两腋;③皮肌炎等。   

高危人群随访

胃癌高危人群包括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者,前者指一些发生胃癌危险性明显增高的疾病,如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胃息肉、残胃、巨大胃黏膜皱襞病等,后者主要指病理上的胃黏膜不典型增生,上述病变进展为胃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显著增加。现在认为胃癌的自然病程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,从早期阶段发展到进展期约需要3~4年时间,因此对高危人群每6~12个月随访复查胃镜较为合适。已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的3-6倍,因此,对有胃癌家族史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、且有临床症状 者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,应开展胃镜检查随访,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性治疗。


上一条:高温天气防暑防肠炎
下一条:怀不上宝宝,何时找医生?

返回列表

您感兴趣的新闻